新时代“好房子”画像:一项来自行业专家与公众的调查

贝壳研究院
取消确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谈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采访、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以及系列调研中多次强调,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好房子”一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为全面了解社会各界对心目中的“好房子”的理想标准,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贝壳研究院、新华网倾力协作,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特别支持,多方联合开展专家与居民调研,并于12月3日在海南博鳌“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分享阶段性成果。

一、调研思路:双轮驱动,兼顾供需两侧

为厘清“好房子”内涵与现实需求,采用“双轮驱动”形式制定调研框架,将专家调研与居民调研有机结合,从供给侧与需求侧进行全面把握,为认识“好房子”、建设“好房子”、发展“好房子”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专家:通过访谈、意见征询、文本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专家调研,从供给侧明确“好房子”内涵与实现路径。

面向居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贝壳研究院与新华网的网络平台推送线上问卷,通过与社区合作定点发放线下问卷,辅以面对面深度访谈,多途径、多层级从需求侧摸清居民的实际居住体验与对“好房子”的品质要求。

图1:调研框架设计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二、面向50余位专家和全年龄段居民调研

专家调研从“好房子”内涵、建设技术、建设建议等多方面内容展开,旨在梳理业内专家对“好房子”的认识、观点及建议。调研对象主要为城乡建设领域资深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咨询机构专家、政府决策部门专家、房地产相关企业专家,共收集得到50余位专家的意见和观点。

居民调研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涉及青年人(18-35岁)、中年人(36-65岁)、老年人(65岁以上),问卷内容还从不同收入、户籍情况、居住方式、同住情况对居民进行区分,力求分析不同居民对“好房子”的差异化需求,并从多方面进行溯源。

图2:专家调研情况(左)、居民调研年龄分布图(右)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三、“好房子”画像

专家视角:重点关注好房子的建筑本体、绿色低碳和安全耐久

“好房子”建设已成为城乡建设领域内的目标共识,不同专家对“好房子”内涵存在不同解读。

89%的专家认为要聚焦建筑本体,保证住宅结构质量是“好房子”建设的首要问题,好房子应具备过硬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减少维护成本;82%的专家认为“好房子”需要绿色低碳,注重节能、节材、节水,减少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与排放;80%的专家强调“好房子”的安全耐久,其结构、墙体等硬件条件应在长寿命期内保持安全良好状态。

另外,健康宜居、智慧便利、人文关怀等也是专家视角下“好房子”应具备的内涵。

图3:专家解读“好房子”内涵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住房标准:从绿色、健康、建筑性能等角度解析好房子

国内外相关住房标准主要从从绿色、健康、建筑性能等角度对“好房子”的细部特征进行解析,进一步刻画了“好房子”的画像。这些标准在示范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建设“好房子”、引导居民了解什么是“好房子”、推动住宅综合性能品质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4:住房标准中的“好房子”特点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

居民需求:多维度描摹“好房子”的画像

居民需求端调研分为住宅内部、楼栋单元、小区配置、物业服务、周边配套五大维度,结合现有问题和未来期待,洞察居民的住房需求,刻画其心目中的“好房子”画像。

图5:“好房子”五大维度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

▷居民从主要关注住宅本身变得更加重视多元化、多层次的居住体验

与居民心目中的“好房子”相比,现阶段物业服务、小区配置亟待改善,居民不满意程度最高。相比之下,现阶段居民对于住宅本身的不满意程度居中,位列第三位。居民逐渐将关注重心从住宅本身转向住宅以外的重要方面。

图6:居民对现有住房五大维度不满意比例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住宅内部:空间面积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在住宅内部上,居民认为当前住宅空间面积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娱乐空间不够,难以满足健身、娱乐需求”。对比不同年龄段对住宅空间面积的要求,青年人和中年人对于室内娱乐空间要求相较于老年人更为突出,23.58%的青年人和22.32%的中年人认为“娱乐空间不够”。

图7:居民对住宅内部各方面不满意比例(左)、

各年龄段居民对娱乐空间不满意比例(右)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楼栋单元:居民最为关注建筑外观维护

在楼栋单元上,居民认为建筑外观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设施便捷性和楼栋质量。外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于外观设计的态度显著,青年人对楼栋外观设计更加重视,认为外观设计存在不足的青年人占比为20.47%,比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别高出3.88和7.24个百分点。楼栋“外观美”成为青年人的新需求。

图8:居民对楼栋单元各方面不满意比例(左)、

各年龄段居民对楼栋外观设计不满意比例(右)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小区配置:居民对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关注较高

除了车位规划外,居民对于休闲娱乐配套也较为关注。分年龄来看,分别有21.14%和18.08%的老年人认为小区的休闲娱乐场所以及老幼设施配套不足。小区活动空间为老年人休闲游憩、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步加深,需要更为关注老年人的活动配套设施。

图9:居民对小区配置各方面不满意比例(左)、

各年龄段居民对小区配置不满意比例(右)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不同居民对“好房子”的偏好特征各有差异

分人群看,不同年龄段居民心目中的“好房子”画像不同。

对于青年人,“好房子”应更注重空间面积和质量耐久、楼栋单元的外观设计和外观维护、小区配置的车位规划和休闲娱乐、物业服务中的安全管理和智慧服务、周边配套中的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

而中年人则对“好房子”住宅内部的空间面积和居住环境、楼栋单元的设施便捷性和外观维护、小区配置的车位规划和休闲娱乐、物业服务中的安全管理和设施维护、周边配套中的商业配套和教育服务要求更高。

对于老年人,“好房子”应更注重住宅内部的居住环境和装饰装修、楼栋单元的设施便利性和外观维护、小区内的老幼设施和休闲娱乐、物业服务的安全管理和邻里关系,以及周边配套中的医疗配套和周边环境。

图10:不同居民心目中的“好房子”画像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

贝壳研究院和新华网联合调研数据

由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贝壳研究院联合出品,新华网战略支持以及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好房子”调查研究报告:专家视点与公众需求》报告将择期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