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研究院发布:2023年1季度成都住宅市场月报

成都有贝壳
取消确定

01  宏观环境

经济开局良好,政策落地支持

(一)经济进入恢复通道,地产强调防风险促消费

2023年经济开局良好,基本面拐点确认。2023年1季度,国内经济先后经历物流复通、人流高位、生产回升、地产走强等疫后恢复阶段;不过,社会秩序恢复正常才刚刚开始,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仍强,后续修复幅度需“边走边看”。

表:2023年1-2月全国/成都重点经济指标

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整理

扩大内需是国家发展战略,住房消费仍是经济发展支柱。一季度高层会议对地产表态更加积极,强调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落地。其中,需求端政策包括落实公积金额度优化、降低房贷利率、人才购房补贴等;供给端政策包括落实“金融16条”、“三支箭”、“保交楼”。2023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地产表述为:“防风险为首,促消费需求”,进一步定调今年地产力求稳健的发展方向。

图:2023年1季度全国/中央重要表态及政策信号

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整理

因城施策,需求端政策重点在减轻购房负担上发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季度一二线城市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40次,相比三四线城市更为谨慎,“房住不炒”仍是基本框架。其中,公积金贷款额度和条件调整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其次,发放购房补贴和调整人才落户政策也是常用性政策,旨在于减轻购房者成本负担。“带押过户”虽在多个省市的指导性文件中被提及,但实际覆盖面仍然较小。

表:2023年1季度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小结

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整理

(二)信贷支持有力,房贷利率完成筑底

2023年1季度,成都首套房贷利率较上季度调低10pp至4.10%,二套房利率维持4.90%不变。较低利率水平下,贷款购买二手房比例继续回升至80%左右,达到2020年上半年水平。

图:成都贝壳主流房贷利率与贷款单占比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3月,一线与新一线城市未出现利率下调城市。根据贝壳研究院房贷利率数据监测,多地房贷利率已达央行规定下限,同时LPR进一步下调空间有限。

(三)成都有望晋级人口第三大市

据统计公报,成都2022年常住人口达2126.8万人,比2021年增加7.6万人,成为人口增长最多的2000万城市。与之对比,作为我国人口第三大市的北京,2022年常住人口为2184.3万人,比上年减少4.3万人。一增一减之下,成都与北京的人口差距从6年前的337万,收缩到如今的57.5万人。 

表:2022年2000万以上城市人口增量和GDP总量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

02  市场成交

交易量价趋稳,成交呈修复态势


(一)市场整体交易量走强,二手份额突破性升高

成都住房市场开局良好。根据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数据预测, 2023年1季度成都房地产积极修复,二手交易份额突破性达到60%以上。

图:2019年至今成都一二手住宅市场季度交易量(预估)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锐理数据

一二手市场均出现积极回升趋势。2023年3月,二手交易量环比下滑17%,同比上涨77%,接近2021年3月水平。新房交易量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89%,接近2021年中水平。

图:2019年至今成都一二手住宅市场月度交易量(预估)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锐理数据


(二)一二手价差收窄

2023年1季度一二手价格分化有收窄趋势。3月,二手成交均价16464元/㎡,新房备案均价18279元/㎡。

图:2019年至今成都一二手住宅交易均价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锐理数据

(三)3月行政区交易量

3月,一二手成交量占比同时增加较快的城区6个,普遍分布在5+2区,分别是高新区、金牛区、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新津区;一二手成交量占比同时下滑的区域6个,普遍分布在远郊,分别是温江区、新都区、都江堰市、青白江区、彭州市、崇州市。高新区二手较上月明显更活跃,成交占比增加1.4个百分点;成华区新房较上月更活跃,成交占比增加3.3个百分点。

图:2023年3月各城区一二手成交量占比环比分布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锐理数据


03  客户趋势

品质刚需与换房改善接力


(一)房客源交易周期高位回调

决策周期缩短,存量与新增客户并存。2023年3月,二手客源成交周期48天,环比缩短1天,较上季度末缩短8天,与去年同期持平;二手房源成交周期162天,环比缩短4天,较上季度末增加6天。

图:2019年至今二手房客成交周期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

(二)品质刚需入市,核心区域价值回归

二手客户具有回归主城的趋势。2023年1季度,近郊延续了5.31新政以后的占比增值功能趋势,但进入3月出现快速回落。成交热门区域从近郊转移至5+2区,3月5+2区成交占比共计上涨4个百分点。

图:二手客源成交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


中高总价段成交占比上升。2023年1季度,200万以上占比持续上升达到近一年新高20%,100万以下成交占比则连续5个月下降至33%。

图:二手成交总价段分布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


(三)一圈层两极分化,二圈层改善发力(略)

综合一二手成交情况,发现各区域客群画像显著不同:

主城和高新客群两极分化。一部分30-40岁的中低端需求支撑起了150万以下的二手房市场,刚性特征显著;另一方面,主城地缘改善客户则在300万以上的二手和新房之间选择。3月,主城与高新低端和高端二手需求成交占比环比均有上升。但150-300万区间的客户若无法选择到同时具有性价比和品质的一二手产品,则可能流入二圈层。


二三圈层改善需求开始发力。30岁以下年轻客群通常更青睐二圈层, 200万以下是主力成交产品。但进入3月,天府与近郊二手150万以上、远郊150-300万各价位段成交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节后活跃的二手市场也为新房市场输入动能,一二手市场出现有效传导。

04  后市预判

二手进入去库存阶段,输血新房效果渐显


(一)库存高企与新增需求恢复并行 

一二手库存套数仍然保持上涨趋势。2023年1季度,一二手库存去化周期均有降低。其中,3月末贝壳二手库存去化周期26.2个月,较上季度末减少11.9个月,市场新房库存去化周期14.1个月,较上季度末减少2.5个月。值得关注的是,即使交易量显著增加,库存仍然上涨,表明出售意愿强劲,其中包含大量等待换房的需求。

图:一二手库存房源量与去化周期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锐理数据,库存去化周期=库存套数/近6个月均成交量


供需热度上升,新增购房需求恢复向好。2023年1季度,二手新增房客源量在节后迅速走高,新增客源量恢复至2021年中水平;新增房源量超过历史同期,仅低于5.31新政后的6月。

图:2019年至今二手新增客户量与新增房源量走势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二)预计二季度交易量季节性回落,价格趋稳

市场交易预期趋稳,不会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根据贝壳研究院二手成交量KMI指数,2023年节后交易量上升预期快速上升,之后扩张性预期逐步回落,3月最后一周保持在50%临界线水平。根据节后市场交易量监测模型和历年一二季度交易量走势,我们预计,二季度月均市场二手交易量将维持在1.5万套以上水平,环比一季度下滑幅度约20%左右。

注图:二手成交量周度KMI(Ke Managers' Index)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KMI反映贝壳经纪人对未来短期市场的预期,数字越大,向好预期越强烈。50%以上看好,50%以下看空。


价格表现将更加稳健。1-2月,受带看活跃度上升的影响,部分业主价格信心增强。进入3月,预期更加理性,库存调价房源涨价房源占比回落,涨价动力有限。价格本质是由供需决定,一方面,库存高企的基本面难以支撑涨价成交,另一方面,经济、行业、自身收入仍然面临不确定性,房价支付力敏感。预计二季度二手房价也将在适度博弈中趋于平衡。


(三)大趋势中的小趋势:二季度居住改善需求将增强


居住改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自2019年起,二手100㎡以上、三室及以上、150万及以上成交占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购房居住体验从“住得够”向“住得好”过渡,这是人均住房面积被基本满足后的一次需求升级。


二季度通常也会是改善需求加速的阶段。每年二季度(除2022年市场显著下行期),100㎡以上、三室及以上、150万及以上成交占比走势上翘,斜率变陡,迎来需求加速活跃期。

图:二手面积段季度成交占比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

图:二手居室季度成交占比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成都分院

注:主城:武侯区、锦江区、成华区、青羊区、金牛区高天:高新南区、天府新区近郊:龙泉驿区、双流区、郫都区(含高新西区)、新都区、温江区远郊:青白江区、新津区、崇州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大邑县、邛崃市、蒲江县、金堂县、简阳市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为研究院分析师独立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亦不保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文中所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本文版权为贝壳研究院所有,对本文保留一切权利,未经事先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翻版、复印、发表或引用本文的任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