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再融资重启等政策出台,助力房地产行业迎来黎明。作为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的韧性犹在。
逾300城超千条新政,稳销售提信心
在“房住不炒”定位下,2022年全年,各地“因城施策”空间逐渐打开,核心在于稳市场预期、实现行业软着陆,而不是一味刺激市场非理性回暖。
自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开始,各地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回顾2022年,据克而瑞统计,39城放松限购,宁波、佛山更是全面取消限购;80多个城市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已经降至两成;57城执行认房不认贷,促进置换需求入市;7城放松限价,西安明确取消二手房指导价发布机制;170城财税刺激托市,包括减免住房转让税费、发放财政补贴刺激购房需求等;243城放松公积金贷款……
另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超300省市(县)出台楼市新政超千条,优化频次达近年峰值。
此外,需求端政策优化调整还包括放宽新房摇号、鼓励棚改房票安置等,供应端举措包括放松预售取证、放松预售资金监管、放松土拍条件、支持房企融资等。
更重要的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既是对民生的呵护,也是保市场主体,稳预期,缓解置业者担忧情绪,进而带动企业端投资扩表。
这期间,仍需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降低行业整体负债水平,要做到这一点,金融服务必须跟上。
“三箭齐发”稳融资,加速风险出清
即将过去的2022年,理财产品违约、债务展期、交换要约等流动性风险事件仍时有发生,房地产行业整体偿债压力不减,百强房企中有约40家发生债务违约,监管层多次提及,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如此背景下,房地产融资政策渐进式松绑,从年初明确并购贷不再计入“三道红线”到8月份中债增增信支持房企发债,9月份,监管指示银行新增6000亿元房地产融资,直至10月份允许部分涉房企业A股融资,调整广度与力度不断加大加深。
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7796.3亿元,同比下降51.7%;预计2022年全年非银融资约达9000亿元,同比下降50%。随之而改变的是房企融资结构。
好在2022年末的政策暖意令行业振奋。分水岭出现在11月份,支持房企融资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纾困方向从此前“优质项目”转换至“项目与企业并存”,这被业内看作是房企穿过至暗,迎来黎明的重要转折点。
11月11日,央行、银保监会出台“金融16条”;11月28日证监会发布“新5条”支持房地产股权融资;12月21日,证监会再发文,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借壳”已上市房企。
这期间,在实操层面,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截至目前,60余家银行向房企授信总额度超过4.8万亿元;8家民营房企储架式注册发行债券1210亿元;超32家上市房企披露股权融资意向或计划,华夏幸福等出险房企亦在其列。
时隔多年重启股权融资及借壳上市,多类型房企及上下游相关企业均有望受益。展望后市,预计会有更多房企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换仓,加快行业风险出清。此外,随着销售企稳,有望为企业带来第二次成长机遇,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形成新的竞争格局。
大开发时代结束,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在将稳地产列入“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任务”之际,面对现时的行业巨变以及未来行业出清后重新建立的行业竞争格局,房企掌舵人亦需重新谋篇布局,勉力前行。
稳健型房企制定新发展目标的背后,预示着房地产行业需加快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新发展模式涉及租赁,物业管理、商业管理、代建等轻资产方向,以及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市场,另外,仓储物流及产业园区REITs、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等也是重要新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正在助力房地产行业迈向新发展时期,比如建立收益和风险介于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的REITs市场,已经初步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4只保租房公募REITs上市,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已于12月27日上市,首单民企仓储物流公募REITs已获批……在业内看来,丰富REITs底层资产,有利于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发展新模式。
走过2022年,行业迎来真正的拐点,展望2023年,可以期许的是,出险房企将继续有序出清,企业经营有望逐渐回归正轨,并加速向新模式转型,筑牢房地产行业未来健康发展的根基。
注:稿源:澎湃新闻地产界《2022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出台超千条新政,稳销售提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