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四川滨江地产的口碑困局!

觅窝
取消确定
作者 | zone
出品 | 觅窝 

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房企涌入成都,原本强势的本土房企正在逐渐丧失存在感。

但凡事皆有例外,四川滨江地产就是一匹黑马。近几年发展迅猛,通过合作开发项目在成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不错的销量佳绩。然而在业绩高速增长背后,其产品、宣传服务等方面的弊端开始逐渐展现。

最近,滨江郦城的“赠送面积”事件仍在不断发酵。

▲滨江郦城的样板间阳台/图源:网络

今年8月23日,位于眉山天府新区的滨江郦城首次开盘,一口气卖出10个亿的房子,轰动了整个楼市。

对于这个结果,许多同行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早在售楼部亮相之初,滨江郦城就接待了批又一批专程地赶的开发商它们来的目的也很简单,滨江郦城的第四代建筑最关键是想知道它是如何报规报建并且通过层层审核。

令许多开发商感到震惊的是,在这个“偷面积”被严管的时代,滨江郦城打着“第四代建筑”的名义,“赠送面积竟然可以做到70%以上”。

业顾问的说辞和网站信息:滨江郦城的花园和生活阳台及环境阳台是全赠送的,最小面积79㎡送下来135㎡左右,99㎡送下来160㎡左右,最大116㎡送下来202㎡左右。

而在滨江郦城前期的一份广告中,也清楚的写明“79-115㎡第四代空中庭院,户户约50㎡花园”。

▲滨江郦城的广告

但是,好景不长,这种赠送面积很快就出了问题。

许多购房者在付了首付或者定金之后发现,房子的赠送面积在合同中缩水了,不仅合同与宣传不一样,而且大阳台和生活阳台的面积都被砍了一大半。

▲滨江郦城信息页下的网友评论
要知道,许多购房者正是冲着滨江郦城的大赠送才买的房子。滨江郦城的均价为9000-1100元/㎡,而周围楼盘才6000-7000元/㎡,如果不算上赠送面积,那么项目将毫无性价比可言。

为什么滨江郦城会不惜冒着“虚假宣传”的风险,也要更改合同?

网上众说纷纭,不过最可能的是政策原因。

今年5月,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下发的一份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住宅赠送限定15%,跃层将绝迹。

原文规定:

第七十五条,住宅阳台(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形式的入户花园、空中花园、设备平台、构造板、结构板、抗震板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得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15%,其中设备平台、构造板、结构板、抗震板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得大于该套住宅套型建筑面积的5%。进深(固护结构外围至外墙边缘距离)不得大于2.1米。临城市道路的阳台必须作公建化处理,鼓励设计为弧形或流线型,丰富建筑外观。

第七十七条,住宅建筑外墙的飘窗数量不得超过套内客厅和卧室总数量的1/2,飘窗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不得小于0.45米,飘窗凸出主体外墙不得大于0.7米,飘窗长度不应超过外墙长度的2/3,且不得设置墙体、剪力墙在外侧的凹飘窗。当设置转角飘窗时,飘窗总长度不得超过主体外墙的1/2。飘窗必须沿窗内侧设置防护栏杆。

这里解释一下:控制飘窗数量,限制阳台占比,此举进一步限定了住宅的赠送空间,以前“偷面积变相增大容积率”的做法被进一步限制,有利于居住的舒适度进一步提升,高赠送产品也即将绝版。

文件是5月份发的,滨江郦城是8月份开盘的...


事实上,最令购房者感到崩溃的是,如此重要的事情,许多人都是听其他人说起才知道大阳台面积被砍了...
这也从另一方面暴露了开发商和客户沟通的问题。而另一方面,购房者在了解实情后想退诚意金,开发商却迟迟不退,则充分说明了内部管理混乱。

目前,在最新的出街广告中,已经看不到“户户约50㎡花园”的宣传语了。因为在8月18日,滨江郦城就因为违规广告用语,被眉山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局要求整改。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四川滨江地产的第一次口碑翻车。

早在2018年,成都摇号最火热的时候,滨江和城就因为“霸王条款”而见诸报道。

滨江和城的装修协议中规定“甲方同意具体装修事宜由乙方自行确定,甲方对此不持异议”;“甲方同意样板间及相关展示单位于房屋销售完毕后即可拆除,乙方不必保留至该楼栋交付后一年。”;“甲方同意样板间及相关展示单位于房屋销售完毕后即可拆除,乙方不必保留至该楼栋交付后一年。”....

诸多霸王条款引发不满,最后还是天府新区城管和市场监管局介入,约谈楼盘销售负责人,才解决了问题。

至于房屋质量等问题,大家自行百度,我们就不在此赘述。

早几年,四川滨江地产凭借超强的眼光在成都市场上站稳脚跟,近几年又靠着合作开发,逐渐壮大规模,走出四川布局,布局西安,遵义等地。

据悉由渝太地产拍下的新川地王项目已经确定由滨江操盘,而它们还将一起开发成华区的和悦广场,此外滨江还和中化联合开发川师项目:滨江樾城,和与中核一起开发兴隆湖项目:滨江悦蓉九州。

但是伴随快速业绩增长的是口碑崩坏,购房者维权,虚假宣传等发展问题。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最后希望开发商能尊重购房者,做一家真正被市场尊重的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