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背景
2022年7月,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组织编制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建议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加快沿江两岸旅游风景道建设和打造“开沙岛-苏通大桥滨江集中展示带”。
南通的滨江地区独具特色,张謇及“一城三镇”是滨江主城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大江俊山共同构成了长江入海口最美的山水地理格局。
近年来,南通滨江地区加快生态修复,腾退散乱污、低效企业,生产岸线逐步向生态岸线转型,取得一定的成效,“工业锈带”逐步转变为“生态秀带”。
但是,滨江风光带由于缺乏整体统筹,仍存在文化特色不凸显、邻江不见江、旅游景区多而不强、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沿江各景观节点缺乏有效交通串联等问题。
所以,南通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南通之链”滨江绿道(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概念规划》的编制,以期通过规划引领,打造最美江岸线和沿江魅力水岸空间,让滨江地区真正成为城市的活力客厅。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长江岸线(沪苏通大桥—苏通长江大桥段)及东侧城港路、工农路、东方大道等城市主要道路围合的区域,用地面积约89.3平方公里,长江岸线长约43公里,详见图1。
研究主要内容
配合完成《“南通之链”滨江绿道(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概念规划》项目中“南通之链”滨江绿道沿线用地功能布局的研究工作。
借鉴国内外滨水地区更新再生、活力重塑的相关案例,如德国汉堡港区、上海杨浦滨江片区等,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结合贯通、贴江的“南通之链”滨江绿道,对南通沿江地区用地进行梳理,通过生态修复、功能更新、活力再造等措施,将南通滨江地区打造成为风景秀丽、功能完善、市民共享的世界级魅力水岸。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南通市2、工程规模:滨江绿道(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及东侧城港路、工农路、东方大道等城市主要道路围合的区域。涉及通州区、崇川区、经开区、苏锡通园区、五山片区,长江岸线长约43公里,研究范围约89.3平方公里。
来源:南通主城区楼市交流--《“南通之链”滨江绿道(沪苏通大桥-苏通大桥)概念规划》














